2022-01-18 14:28

对于大部分短视频创作者来说,最难的永远是内容创作和流量变现,而流量变现其实也是内容创作的一种高级形式。


不管是拍摄视频还是直播带货,脚本都是控制内容质量的大纲。只有提前对视频内容、结构爽点、起承转合进行预设,才能创作出爆款视频。


而脚本就是我们拍摄视频的依据。一切参与视频拍摄、剪辑的人员,包括摄影师、演员、服化道准备、剪辑师等,他们的一切行为和动作都是服从于脚本的。


什么时间、地点、画面中出现什么,镜头应该怎么运用,景别是什么样的,服化道的准备,都是根据脚本来创作的。


可以这么说,脚本的最大作用,就是提前统筹安排好每一个人每一步要做的事情。一张表格让你事半功倍。简而言之,脚本是为效率和结果服务的。


如果没有脚本作为视频拍摄、剪辑的依据,你会发现拍着拍着,突然发现场景不对,只能花大量的时间临时再重新去找,然后道具也不齐全。


演员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演,拍完之后,剪辑师更是一脸懵逼,不知道依据什么思路去剪辑。


这么一折腾,整个片子基本报废了。


当然,脚本本身其实是一个很复杂很专业的东西,对于短视频拍摄来说,这样去理解就够了,如果大家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视频脚本,建议去找一些书籍来学习一下。


脚本有什么作用?


对于短视频带货视频来说,脚本最主要的作用有2个:


1,提高视频拍摄效率


这个前面其实已经提到过了。脚本其实就是短视频的拍摄提纲、框架。


有了这个提纲和框架,就相当于是给后续的拍摄、剪辑、道具准备等做了一个流程指导。


就像我们写文章一样,读书的时候,老师都会建议我们写文章之前先列一个提纲,然后根据提纲去拓展创作。这样写起来思路更清晰,效率也更快。


2,提高视频拍摄质量


虽然我们的带货短视频大多都是在15秒左右,最长也不会超过30秒。


但是,如果想要基础流量高,转化率高,必须精雕细琢每一个视频里面出现的细节。包括景别、场景布置,演员服化道准备,台词设计,表情;还有音乐的配合,最后剪辑效果的呈现等等。这些都是需要脚本来呈现的。


脚本的制作方法


1,明确主题


每—则故事类短视频都一定有它想要表达的主题,可能是表达为梦想拼搏的不易,也可能是异地恋情的艰辛。那我们在创作脚本时,首先要确定我们要表达的主题,然后再开始短视频创作,因为之后一切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主题展开。


2,搭建框架


有了基本的主题,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它一步步细化。首先是搭建故事框架,这一步要思考的是如何用一个故事,来体现这个主旨。


在这一环节中,人物,场景,事件都要设定完成。举例主旨是表现异地恋的艰辛,那人物设定可能就是一对青年恋人因工作或学业必须分居两地,事件则可能是女主在生病时无人照料、男生的关心不能及时送到等。


在这一环节,可以设置很多这样的情节和冲突来表现主题,最终形成一个故事。


3,填充细节


都说“细节决定成败”,对于短视频也是如此。一个好的短视频和一个坏的短视频可能有相同的故事大纲,他们之间的真正区别是细节是否在移动。如果主题是树干,框架是树枝,细节是树叶,我们可以用树叶来判断树是否健康。


细节可以增强观众的表现感,调动观众的情绪,使人物更加丰满。在确定了需要执行的细节后,考虑使用哪种镜头来呈现它,然后编写一个非常具体的快照脚本,细节也是调动观众情绪的重要枝干。


此处的细节也就是短视频的分镜头,分镜头脚本即将文字转化成可以用镜头直接表现的画面,通常分镜头脚本包括画面内容、景别、摄影技巧、时间、机位、音效等。


大概就是这样的:


1.png


创作脚本6大方法论


1,嵌套法


嵌套法的目的,是用来解决视频可能出现的3个问题:


1)信息量单薄;


2)用户缺乏吐槽点;


3)视频缺乏耐看性;


那么如何实现嵌套呢?


1)制作一个故事脚本;


2)制作第二个故事脚本;


3)通过一个嵌入点,把第二个故事脚本嵌入第一个脚本;


4)如此循环往复,直至无穷;


2、代入法


先给主题构建一个“代入法”的场景,可以让团队在这个“画框”内,不断带入各种各种元素,实现轻松创意复制。


比如主题是“卖车”,大家可以想象,卖车有哪些环节好玩、有趣、有冲突:


1)发传单可以有冲突——花式发传单;


2)顾客电话邀约有冲突——顾客的花式拒绝,顾客的花式勾搭;


3)到店接待有冲突——新来的小姐姐这样接待客人;


4)询问讲解有冲突——难缠顾客的花式提问;


5)价格谈判有冲突——顾客这样砍价,没有见过,或者反转过来,如何去4S有效砍价;当你砍价的时候,销售顾问心里在想啥;


6)交车仪式有冲突——如何交车有“仪式感”?换着方法来提现顾客交车的尊贵;



3、四维还原法


1)内容还原


把热门视频用文字描述一遍,因为在展开过程中,无数细节会被记录并展开出来,信息量得到完整呈现。


2)评论还原


看看抖友们,看了这个视频是什么反应。


3)身份还原


通过对受众、点赞回复用户的身份反查,找到他们是谁,他们关心什么,他们为什么关心这个爆款视频。


4)策略逻辑还原


这个视频是给谁看的?主流用户是谁?发什么给他们看?


4、模仿法


1)随机模仿


看见什么视频火,自己照样子拍一个,比如最近两天比较火的大头、踢瓶盖。


2)系统模仿


找到对标的账号、IP,抖音内外都可,分析其经典桥段、套路,不等它在抖音火,就模仿拍摄一个。


5、翻转法


翻转生对比,对比生反差,反差生情绪能量,情绪能量生动作冲突。


简单来看“翻转法”,无非是:


1)找到一种参照,吃西餐;


2)用最反差的方法来表演这种参照——吃馒头;


3)界定翻转时间点——前翻、中翻、后翻;


4)为翻转动作取一个“翻转感”的好名字;


6、刺激动作法


所谓的刺激动作,就是用技巧刺激用户产生看完整个视频、重复播放视频、点赞、评论、关注等有利于视频二次推荐的行为。


1)最后一句更精彩;


2)看到最后一幕我哭了;


3)结尾简直不能相信;


4)5个方法,第5个太绝了;


5)有这6个特点,你就老了;


刺激宣泄型评论,办法就是刺激情感阈值,让他乐、让他痛、让他感动.....


刺激答案型品论,是让他看见问题,让他有答案,让他自己发答案到评论上。


还可以放个钩子,故意设置槽点,比如模式视频故意留下小bug,美女视频中故意留下不显眼的提示联系方式的地方....


脚本创作6要素


另外在拍摄脚本里面,我们可以把所有的东西拆分为以下6个要素:镜头、景别、内容、台词、时长、运镜、道具


1.镜头景别


镜头景别分为远景、全景、中景、近景、特写,那你在拍摄这一个画面时要用到他们当中的哪一种。


就拿拍摄人物来说,远景就是把整个人和环境拍摄在画面里面,常用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、环境、规模和气氛。往往是用来塑造一个大的场景。


全景就是比远景更近一点,把人物的身体整个展示在画面里面,用来表现人物的全身动作,或者是人物之间的关系。


中景就是指拍摄人物膝盖至头顶的部分,这样不仅能够展示人物的表情,而且还可以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。


近景也就是拍摄人物胸部以上至头部的部位,非常有利于表现人物的面部或者是其他部门的表情、神态。包括眼角的细微动作。


特写就是对人物的眼睛、鼻子、嘴、手脚、脚趾等这样的细节进行拍摄,适合用来表现需要突出的细节。


2.内容


内容就是把你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各种场景方式进行呈现。具体来讲就是拆解剧本,把内容拆分在每一个镜头里面。


3.台词


台词是为了镜头的表达而准备的,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,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,60s的短视频,不要让文字超过180个字,不然听起来会特别的累。


4.时长


时长指的是单个镜头的时长,提前标注清楚,每个镜头多长时间,方便你在后期剪辑的时候,能快速找到重点,增加剪辑的工作效率。


5.运镜


运镜指的就是镜头的运动方式。从近到远、平移推进、旋转推进。


6.道具


可以选择的道具有非常多种,玩法也非常多,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道具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,不是画蛇添足。别让它抢了主体的风采。


某些多场景视频还要设计拍摄地址,脚本的范式,大概是这样的:


1-1.jpg


创作脚本10大模板


1、客体内容创新


客体,客体我们可以创意表达。比如,在文化类、知识类的视频中,是不是可以采用“新闻联播腔”、“动漫配音腔”等强调呢。


2、段子式神转折


这个和写脱口秀差不多,都是:铺垫+笑点。由铺垫可以制造一种预期,预期来源于“核心假设”,笑点即是通过对核心假设的再解读。


3、现身说法


现身说法有什么好处呢?这是一种身份对换与视角代换。利用得好,大有益处。


展示给群众看不到的另外一面。适用条件:


1)普通社会大众不了解的职业人士;


2)大家对此感兴趣;


3)同时涉及一些人物身份或职业;


4)你对此职业有一定的了解;


4、视角代换


视角应该有两个特点:


1)与众不同;


2)传递正能量或者制造积极情绪;


对于自己的优秀的事物,以一种谦虚姿态;对于我们得不到的,就是这种酸溜溜的语气。


这算是一种针对于“好的事物”的一种固定套路吧,适用条件:


1)关于如何寻找不同视角,有时候不是身处当事,确实体会不到。


2)常见的找视角的是,如果整个抖音对某某话题,某某人物有强烈的态度趋势,你尝试一下打抱不平。


5、主观意愿转换


适用对象:有关于一个游戏或者套路的主动与被动关系实例:原“小哥哥我给你个东西要么”,我们可不可以改一下呢?


6、加剧情


抖音里面确实有很多神操作(比如技术流),但如果这些操作的背景或者剧情不行,我们可以自己加。


比如,针对已经有一定热度的视频,我们进行剧情延续,形式有:反套路,剧情发展(后续情节),开始恶搞,态度回应等等。


可以说现在很多爆红的视频都是在很火的视频的基础上改剧情而来,不要一味地模仿。


完全可以充分发挥才智去改动剧情,做到创意。这不是一个固定套路,而是可以广泛运用的招式。


7、毛边的力量


我们点赞的就是那些美好的事物,情感,但利用毛边加进去就很独特了。


毛边和客体不一样。毛边是一不小心的瑕疵却体现了深情与真实。纯天然的毛边难能可贵,大家只好人造了。


8、文案的力量


一个很普通的视频内容,不管是一段舞蹈,甚至是两个打个招呼,抑或是一个背影,你加上一段有故事,有感情的文字就能让视频打动人心。


9、恶搞与正经之间的转化


当恶搞过度的时候你就正经点,当正经过度的时候你就恶搞一点。可爱太多,你就严肃一点嘛。


10、二层套路


同一个人对另一方实行第二层套路,反套路。二层套路有一个很明晰的作用,如同二层笑点,可以极大增加点赞概率。


如果你都没记住,分享一个万能法则:


反差:主体反差--谁,在哪,做什么;剧情反差;流行套路反差。


共鸣:为粉丝们发生,巧用mv技巧烘托。


其实不必担心拍摄的手法是不是专业,是不是够高级,把短视频当作社交颗粒,而不是一个作品,真挚比技巧更重要。


短视频脚本创作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过程,可能一开始大家会感觉得困难。但是熟能生巧,当我们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后,再创作就会轻松很多。



全部评论(0)